[資訊整理] 如何失去時間與金錢-葛拉罕談浪費時間在沒有效益的假工作

0

Last Updated on 2024-03-23

Home » 經驗分享 » 資訊整理 » [資訊整理] 如何失去時間與金錢-葛拉罕談浪費時間在沒有效益的假工作

Y Combinator共同創辦人葛拉罕(Paul Graham)為什麼說,奢侈消費不一定是財富流失主因?為什麼錯誤的投資比買名牌還可怕?為什麼你該注意別把時間浪費在虛假工作上?本文翻譯葛拉罕創業公司被收購後的反思全文,帶你一次看。

Y Combinator共同創辦人葛拉罕(Paul Graham),2010年7月在個人部落格撰寫專文,以「如何失去時間與金錢」為題,討論人們如何流失時間與金錢,並強調避免做「虛假工作」的重要性。他將時間管理與財富管理相比,指出現代社會中最大的時間浪費,來自於看似重要卻實際無效的工作。

原始文章連結如下:How to Lose Time and Money

文章目錄

全文

1998年,我們將創業公司出售後,我突然間擁有了大筆財富。這促使我去思考一個之前未曾考慮過的問題:如何避免失去這些財富。我深知由富轉貧的可能性,正如由貧而富一樣。儘管過去幾年,我研究從貧窮到富有的途徑,但對於如何從富有走向貧窮卻所知甚少。為了避免落入如此陷阱,我必須學習。

因此,我開始關注人們如何流失財富。如果問小時候的我,富人是如何變成窮人的?我可能會說「他們把所有錢都花光了。」這種情節常見於書籍和電影,因為它很戲劇化。然而,實際上,大多數財富的流失並非因為奢侈消費,而是因為錯誤的投資所致。

要知道,毫無自覺地揮霍一筆巨款,其實非常困難。對一個一般人來說,花掉數萬美元而不覺得「哇,我花了好多錢」是很難的。但若你涉足衍生品交易(derivatives),可能會在瞬間損失上百萬美元,甚至更多。

在大多數人心中,消費奢侈品會觸發警報,而投資卻不會。奢侈品消費看起來就是自我放縱,除非你是透過繼承或者彩券中獎得到財富,要不然你一定早就被灌輸「自我放縱將會帶來麻煩」的觀念。可是,投資繞過了這些警報,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在花錢,而是將資金從一項資產,轉移到另一項。這也是為什麼那些試圖向你銷售昂貴商品的人,總是會說「這是一種投資」。

因此,我們需要培養新的警戒機制。這是一項複雜的任務,因為避免過度消費的警覺可能根植於我們的DNA,而避免糟糕投資的警戒則需要後天學習,有時甚至顛覆直覺。

幾天前,我突然意識到,時間的處境與金錢驚人地相似。失去時間最危險的方式並非在娛樂上,而是在虛假的工作上(doing fake work)。當你用時間尋樂時,你知道自己在自我放縱,警報會迅速響起。如果有一天我醒來,整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我會感到非常不對勁。光是用想的就讓我不安,坐在沙發上看兩小時電視,我就會感到不適,更別提整天了。

然而,我確實有過這樣的日子—當一天結束時,我問自己那天完成了什麼,答案幾乎是毫無成就。這些日子結束的時候,我也會感到不舒服,但與在沙發上看電視整天的感覺不同。如果我整天都在看電視,我會覺得自己深陷困境。但在那些我什麼也沒做的日子裡,相同的警報並未響起,因為我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實質工作,比如處理電子郵件。你是坐在辦公桌前進行的,那一點都不好玩,就是在工作而已。

在時間上,就像在金錢上一樣,避免追逐快樂已不足以保護我們。對於狩獵採集者來說,這可能足夠,或許對所有前工業社會都是如此,天性與培養使我們避免自我放縱。然而,世界已變得更加複雜:現在,最危險的陷阱是新能夠繞過自我放縱警報、模仿優質(認真工作的)新型態行為更糟的是,這些行為甚至都不是為了尋找快樂。

後記

葛拉罕的說法,讓人想到很多生產力書籍都會提到的重點-當工作者在定義「效率」時,到底指的是什麼?完成更多任務,到底是透過增加工時,還是增加單位時間內產出完成?

因為人類的專注力是一種稀缺資源(scarce resources),因此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排定優先順序。實務上有很多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調度我們的專注力,以葛拉罕提到的回e-mail來說,絕對是重要的時間小偷,雖然不是優先級太高,卻還是不得不回。

《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》書中的5個重點的其中之一「辨識每個決定點」,就有建議決定好任務的優先級後,可以找出不容易受打擾的時間,完成最重要也最急迫的任務,像回e-mail這種任務,可以放在時間短、環境可能沒那麼安靜的小空檔完成,避免把所有最精華的時間都留給回e-mail,結果一天結束後,反倒覺得自己一事無成。

No Comments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