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告訴你吳恩達的生平與成就。
人工智慧領域大師吳恩達(Andrew Ng)下週(2023/9/25)將造訪台灣,分享他對AI前景的最新解讀,公開演講門票迅速索取一空。
重要性
- 吳恩達的產學經歷完整。他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資工系,並領導該校人工智慧實驗室,現在則為客座教授。他曾和Google研究員共同在Google X實驗室開啟Google Brain專案,接著進入百度擔任首席科學家,離職後則接續創辦Landing AI、DeepLearning.AI、AI Fund,同時還是Coursea的共同創辦人。
- 吳恩達的學術成就備受肯定。學術著作被引用次數超過23萬、h-index達到141;他很早就開始提倡應該應用GPU於深度學習訓練,影響深度學習領域共同奪下圖靈獎三巨頭之一的辛頓(Geoffrey Hinton);研究領域橫跨機器人學、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等,和其他大師齊名。
- 吳恩達將人工智慧教育普及。他共同創辦Coursera,開設一系列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課程,其中Machine Learning專項課程有超過27萬人註冊,給所有人的人工智慧課程更超過100萬人註冊,而且大部分課程都可以免費取得。
發生什麼事
- 吳恩達這次來台,共有至少三場演講,受永齡基金會之邀談「人工智慧如何形塑人類未來」(Redefining Tomorrow: The AI Revolution)、在台大談「人工智慧的契機」(Opportunities in AI)、受台杉投資之邀談「洞見 AI 大未來」(Navigating the Future of AI)。
- 這並非吳恩達首次來台,他曾在2019年造訪台灣,科技部與台杉邀請他分享「What’s Next In AI」。
更多細節
- 吳恩達的父母是香港人,他還有一個擔任律師的兄弟。他出生於英國,幼年待在香港,後來舉家搬遷至新加坡,他畢業於萊佛士書院(高中),在國立新加坡大學實習時接觸AI,他表示「能夠建造智慧型機器來減少大量的例行工作,這個想法令我非常驚訝。」
- 父親Ronald Paul Ng是醫師。專攻血液學,熱愛學習,想利結合資料與程式協助診斷病人,讓幼年的吳恩達開啟與人工智慧的第一類接觸。
- 母親Tisa Ho是藝術人。曾在新加坡藝術中心任職,從2006年起擔任香港藝術節總監直至退休。
- 吳恩達接著前往美國,在CMU同時獲得三個學士學位,他在履歷上註記畢業成績都很好。接著則是MIT碩士學位,以及UC Berkeley的博士學位。他的博士指導老師喬丹(Michael I. Jordan)是機器學習巨擘,被引用次數超過27萬次。
再往前一步
- 李飛飛(Fei-Fei Li) 在2009年發表利用亞馬遜Turk群眾外包平台標記好的圖像資料庫ImageNet,並舉辦比賽讓影像辨識研究團隊參加,希望藉此推升領域發展,因為之前缺乏高品質的標注資料。
- 極力推廣利用反向傳播反向傳播演算法(backpropagation)訓練神經網路的辛頓,帶領學生在2012年贏下ImageNet比賽,對比其他使用機器學習的團隊,辛頓的深度學習方法準確率比第二名高出10%。辛頓受訪時表示,能夠取得好成績,部分要歸功於吳恩達,「很多人建議我用GPU,是吳恩達說服了我。」
- 吳恩達率先提倡使用GPU訓練神經網路,對比同時期其他科學家還在利用CPU,他的方式在深度學習上更有優勢。更多資料、更強大的GPU,以及設計優良的演算法,讓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發光發熱。
- 2011年,吳恩達在史丹佛任教期間,和Google研究員Jeff Dean合作,開創深度學習專案Google Brain。順帶一提,2023年Google將此專案和收購來的來的DeepMind合併。此專案提供模型大量自YouTube搜集而來的資料,利用非監督、不設立目標的方式,讓類神經網絡自行學會如何判斷「貓」。
- 吳恩達2014年受到百度招攬,前往擔任首席科學家。他曾和團隊一起交出自駕車、Duer OS機器人以及人臉辨識等專案。當然,作為不會講中文的「外來者」,吳恩達2017年的離職備受討論,有人批評他不該拿下前述專案的功勞,因為有其他高階主管早就在做相關題目,但也有人強調吳恩達的技術實力與視野,是當時中國科技領域的真正大神。
後續發展
- 離開百度後,吳恩達自行創業,並且時常受邀分享想法,他的論述很完整,例如今年在史丹佛商學院演講,演講後半段提到一個重點:AI應用還不夠廣,有許多長尾領域例如傳產等待更多投入。
- 然而,這些領域因為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,不像科技巨頭有辦法自己聘請工程師,他相信具有領域知識的企業內專家,與具備AI技術和落地經驗的企業外專家合作是王道。
- 這就是吳恩達參與的公司派上用場的時機。他創辦的Landing AI能夠替客戶導入AI,從討論想法、開發最小可行性產品、驗證想法、直到落地。有錢投資的AI Fund可以接著上場,投資合作時有展現亮眼之處的企業。
-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吳恩達創辦的Coursera和DeepLearning.AI,同樣致力於普及人工智慧教育。只要世界上有更多人對技術產生興趣,甚至自行投入創業,那麼,吳恩達個人的AI導入和AI資金,便能不斷輪轉。AI確實如同吳恩達所說,是這個時代的電力,而他個人從教育、技術、投資三個方面,同時僅僅捕獲了新時代的電力。